这两天,看机构研报,出的最多的就是局部关税。在自媒体爆肚发达的时代,铺天盖地的老川局部关税研究,让我嗅到了,机构卖力做局,坑死跟风资金的味道。这里面也是机会,风险都非常多,下面详细来讲。[淘股吧]

一,关税博弈改套路了
老川绝对是一个爱折腾的80岁老头。关税双方整到125%之后,咱这边不和他玩了,他后面爱咋涨咋涨。本来,关税博弈到这时候,就该比谁熬得过谁了,但老川不甘寂寞,主动变招,从整体数量的博弈,变成局部行业的博弈了。
说实话,这种变招,真让人看不懂。本来老川高呼让产业回归老米,但局部免税清单一出来,全是半导体高科技企业。这场面就魔幻了,难道老川说的产业回归,就是要低附加值的做衬衫、牛仔裤回归?让老米和越南竞争谁衣服做的好?



所以,这种虚晃一枪的事情,未来变招太多。这时候,券商那些研究员,去猜这位80岁的老头的逻辑,基本不会有啥对的时候,看看业内的心声,做电子行业研究员也不容易。



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其实,老川的尿性无人不知,券商们干嘛还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实在是前几天这波砸盘下跌,机构赢的实在是太爽了,恐慌的时候能够随便买,并且随便拉出一个股票,短期2-3天也有10%的涨幅。
只是,这么来了一次之后,第二次还想占市场的便宜,难度明显增加了。哪怕老川出尔反尔,刚豁免的局部关税,马上又要加上去。但今天市场依旧稳定上涨,散户也不怕了。




所以,再要吓唬市场不容易,可不得好好研究,否则唬人也唬不住。

三,运作远大于心理
所以,接下来的市场,机构运作的成分,远大于心理影响。而机构的运作,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博弈,这时候,大家看到的上涨,你犹豫再看看,结果一路V型涨上去,你忍不住买了,可能就是挖坑套人开始。
当然,这不用去埋怨机构,本身机构和散户就是对手盘。在这场博弈中,机构很容易看清散户的整体动作,但散户却是看不清机构的动作,处于明显的信息劣势。哪怕就算碰巧,散户和机构同步,但只要这样的散户多了,机构就会主动改变操作方向。这种动态改变,靠散户主观判断,当然非常难。而最近市场情绪波动大,更加使得人难以辨别。
但随着各金融模型日臻成熟及计算机算力的提升,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挖掘,并通过模型进行比对后,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现象,比如「交易行为」数据,尤其是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因此就可以揭示更多鲜为人知的交易细节。
比如,像湖南裕能( 301358 )这样的股票,3月13-18日出现连涨,但上涨背后实际机构并没有积极参与,这样的上涨就隐患重重,稍微行情已调整就加速下跌。直接导致上涨的时候,5天内从38.9元涨到42.5元,但下跌的时候速度更快,3月19日-4月1日,该股两周里已经从42.5元一路跌到34.7元,跌幅达到20%。
而真正能够波段上涨的股票,机构态度完全不同。就像浪科技( 300763 ),该股在上周一大跌5.54%,明显一个上涨后拐头下跌的走势,但之后直接12%的长阳。看走势很难解释,但观察「机构交易特征」,就能发现,即便是昨天暴跌,但机构依旧积极参与,所以之后反击也特别快。并且这一幕在3月24日就已经出现过了,同样是当日大跌,但机构积极参与,然后次日大涨10%以上。




所以,最近市场波动巨大,前几天被错杀的股票,这两天被碰过头的股票,肯定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四,数据异动
用系统统计「机构交易特征」,能够看到「首日游资」数据是增长最快的数据。说明反弹到现在,机构其实还不是很兴奋,但游资抄底、狙击是非常忙碌的,那么游资这种热度,很难持续,后面如果没有机构活跃,就要当心了。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