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淘股吧]
2025年4月10日,美联储的一名高级官员就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会导致美国通胀上升和经济衰退的风险“显著增加”,而且同一天,美国摩根大通公司也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或高达60%!


这时候大家就纷纷认为,如果等到特朗普下台的时候,那美国或将成为“世界第二”,甚至就连美国前总统拜登,在今年1月份下台的时候,也做出过类似预言。
那么,大家为何会这样说?拜登的预言又是否在走向现实呢?


两任总统不一样的风气
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揭晓后,拜登黯然退场,特朗普则高调开启第二任期,但他们两个人却有着不一样的政治生涯。
毕竟在拜登执政期间,美国经济陷入高通胀与债务危机泥潭,2024年联邦债务总额突破40万亿美元,失业率攀升至7.3%,尽管拜登试图通过对外援助(如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转移矛盾,但国内民众对“牺牲本土利益维护霸权”的质疑声日益高涨。


但是特朗普的回归,则意味着将延续“美国优先”的策略,他不仅废除拜登的赦免令,更是抨击其使用“自动签名机”签署文件缺乏合法性,更是试图借此推翻前政府的政策遗产。
虽然说这种强硬姿态引发了宪法争议,但是却迎合了部分选民对“强人政治”的期待,这也就导致拜登在民主党支持率跌至27%(历史新低)的困境,但是拜登却试图重返政坛筹款助选,不过却被党内批评为“2024年败选的罪魁祸首”。


而且这也为特朗普的“美国性”政策铺平了道路,而且在上任之后,特朗普就重启“对等关税”,并且要求贸易伙伴国若想进入美国3万亿美元消费市场,必须缴纳高额关税或直接在美投资生产。
但这样的举动却在倒逼制造业的回流,毕竟在2025年3月,美国对进口钢铁加征25%关税,导致欧盟、亚洲多国反制,而且截止到4月9日,特朗普加高的关税就在此创新至125%的历史新高。


而这就导致苹果公司单日股价反弹12%,甚至中国供应链上的300家供应商订单恢复率达85%,尤其是根据美国国防部2023年报告显示,76%的关键武器部件依赖中国稀土,F-35战斗机若承受125%关税,单价将突破1.2亿美元‌。
甚至在4月4日,中国政府就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特斯拉Model 3单车成本可能增加2000美元, ASML 光刻机的激光反射镜生产也面临挑战。


尽管美国拥有Mountain Pass稀土矿,但其年产能仅2.8万吨且缺乏冶炼能力,必须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
“老二”危机
在2025年3月,美国颁布的限制跨性别者使用公共设施的行政命令,直接就导致50万人规模的全国抗议,抗议者高举“政府践踏人权”标语。


LGBTQ+群体权益的倒退与移民政策的收紧形成叠加效应,拉美裔与白人保守派的对立情绪达到历史峰值,尤其是特朗普将企业所得税率从21%降至15%,使前1%富人财富占比从2024年的32%升至37%。
但是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却因物价上涨下降2.3%,就连医疗补助等社会福利也有所削减,而且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大多数美国人更关心生活压力,例如能否负担房贷和不断上涨的物价,而不是国际局势。


特朗普的减税政策让富人更富,却拉大了贫富差距,也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让人觉得社会不公平。
再加上美元的地位也开始变得不稳定,用美元结算石油的比例下降,中俄等国也在尝试用自己的货币进行贸易结算,沙特也在考虑用人民币向中国出售石油,这些都暗示着美元可能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大。


而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5年4月报告显示,美国GDP增速降至1.2%,而中国保持在4.5%,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美国,如果按名义GDP,美国虽仍居首位,但差距持续缩小。
再加上美联储为应对通胀连续加息至7%,导致企业债违约率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甚至硅谷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再度陷入危机,引发股市震荡。


这时候外界就认为,如果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一直这么高,美元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失去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会对美国经济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
特别是美国对传统盟友的关税攻势引发反噬,2025年对加拿大电动汽车电池材料加征25%关税后,加拿大立即对美产汽车征收等额关税,并将所得反制资金投入本土汽车产业。


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使加州等州组成“防特朗普立法联盟”,在环保、移民等领域架空联邦政策‌。
虽然说现在美国是否真会沦为“世界老二”,仍需多维度审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美国持续将短期利益置于全球责任之上,那他的霸权根基必然松动。


美国自豪的民主制度如今遭遇严峻挑战,民主的光芒仿佛不再耀眼。拜登卸任时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他所说的“寡头政治”正在成为现实,这也就意味着他的“唯一超级大国”光环也将注定黯淡。
这正如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21世纪的赢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国家”,无论美国能否保住“世界老大”地位,全球多极化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