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李镭[淘股吧]

2025年伊始,“卖”依然成为阿里的主旋律。

1月1日晚,阿里巴巴集团(09988.HK; BABA .US)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NewRetail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出售所持高鑫零售(06808.HK)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78.7%。

这是半个月之内,阿里的第二次大甩卖,合计金额近200亿。

12月17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另一名少数股东同意将银泰100%的股权向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购买方财团出售,阿里巴巴就银泰出售的所得款项总额约为74亿元人民币,预计因出售银泰而录得的亏损约为93亿元。

阿里在银泰身上耗费的时间长达10年,而在高鑫零售身上也投资了7年。

2017年11月,阿里巴巴投入224亿港元,直接和间接获得了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2020年,阿里巴巴再次投入280亿港元,进一步增持高鑫零售股份,增持完成后,阿里直接和间接共持有高鑫零售72%股份,高鑫零售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并表子公司。

阿里此次表示,此次出售将导致公司产生约131.77亿元的损失。

高鑫零售CEO沈辉发布的《致大润发全体员工的信》表示,德弘资本接手后高鑫零售在整体经营决策、战略方向、核心管理层等方面都将保持稳定且基本不变。本次交易为阿里根据其战略方向所做的聚焦调整,在过去七年,阿里对高鑫的数字化转型给予了重要的支持。未来双方业务合作不会中断,彼此还是非常重要的业务伙伴。

官网显示,德弘资本是一家国际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德弘资本的核心团队曾领导了KKR及摩根士丹利在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业务,并创造了跨越多个周期的长期优异投资回报。德弘资本获得了国际国内领先的长期机构投资者的大力支持,包括各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捐赠基金、母基金和家族基金等。

在过去30年间,德弘资本团队投资了一系列在PE界具有开创性的项目,扶植了众多龙头企业,如中国平安蒙牛乳业、海尔、通化东宝、认养一头牛、南孚电池、中粮肉食、圣农发展、恒安集团、百丽国际、现代牧业、联合环境等。

回到本次交易的核心焦点,高鑫零售最重要的资产以及最被消费者所熟悉的品牌都是大润发。

大润发是一家中国台湾的大型连锁量贩超市,由润泰集团总裁尹衍梁所创设。1997年4月,大润发进军中国大陆市场,设立上海大润发有限公司及济南大润发有限公司等公司,分别在中国大陆华东、华北及东北地区的重点城市设立量贩店。官网显示,大润发目前共有499家门店。

在近年来线上低价策略的巨大冲击之下,大润发的业绩也如同行苏宁易购永辉超市一样承压显著。

东方财富显示,按年度来看,2016年至2024财年(2024年3月31日),高鑫零售的收入由1004亿元下降至725.7亿,归母净利润由25.71亿下滑到-16.05亿。

消费者也感受明显的是,在创新与口碑影响力方面,大润发与山姆、永辉超市以及胖东来,甚至于同脉相承的盒马鲜生相比,亮点都并不明显。

一家最早进入中国的老牌知名连锁超市,竞争力薄弱以及老化现象都是亟待克服的关键难题。

不过好消息是,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半年,高鑫零售实现营收347.1亿,同比下滑2.96%;归母净利润2.060亿,同比增长157.38%。

有市场人士认为,“即便近年来大润发持续承压,但最新的业绩表现交出的数据还算不错,这也为公司出售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接连退出非主营业务,这也是阿里早在一年前定下的战略目标。因而,市场对于阿里的抛售预期并不陌生。

在2024年2月7日晚的财报会上,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我们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也不是我们核心聚焦的。如果能够完成退出的话,也是非常合理的。考虑到当前市场情况,退出需要时间慢慢实现。”

阿里巴巴CEO吴泳铭也表示,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蔡崇信提出,阿里未来将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投资,其一是电商业务,包括境内和境外电商;其二是云计算。

换言之,两大核心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可能都将成为阿里不断出售的标的。一家优秀的企业,既要对自身主业做大做强,同时也需要明确清晰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尤其在经营过程中还能穿越周期,无论经济好时,还是结构性调整之际,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合久必分或分久必合,可能都是企业某一阶段的重大策略性调整,既会成功,也会有失败,然而,这也是必经之路。

国际知名投行高盛认为,阿里巴巴宣布的非核心线下零售资产剥离符合管理层持续聚焦核心业务(即电子商务和云业务)以及提升股东回报的战略。

公司认为此次出售是将非核心资产变现的机会,以更好地聚焦核心业务并提高股东回报,同时预计交易完成后可能产生约132亿元人民币(约合18亿美元)的会计损失。这笔交易是继阿里巴巴早先于2024年12月17日宣布出售银泰之后的第二笔重大的非核心资产剥离,预计交易总收益为74亿元人民币(约合10亿美元),预计剥离的会计损失约为93亿元人民币(约合13亿美元),具体取决于监管部门的反垄断审查及其他惯常交割条件的满足情况。

高盛表示,虽然资产出售可能会在交易完成时产生会计处置损失,但出售这两项关键的线下零售业务符合公司对电子商务业务的持续关注,同时相信这些交易可以产生收益,用于进一步的股东回报政策,包括回购和分红。在SOTP估值中,这两个资产都微不足道。在损益构成方面,高鑫和银泰的业务都记录在阿里巴巴的“其他”部分,对集团的利润贡献很小。根据高鑫零售公开披露的财务数据,在2024年4月至9月期间,高鑫零售贡献了阿里巴巴收入的7%,但其对阿里巴巴集团利润的贡献不到0.3%。

鉴于阿里巴巴股价疲软(自2025财年第二季度业绩以来下跌5%,与 KWEB 指数走势一致),高盛指出,投资者的关注点仍然集中在阿里巴巴的GMV增长差距上。公司执行以用户为中心的战略,通过软件服务费和广告技术升级推动收益率稳定,预计从2025年3月季度开始稳定/扭转淘宝天猫的盈利状况。同时,预计持续的股东回报政策和健康的云业务增长/盈利能力将为估值倍数修复提供空间,前提是收入增长恢复和ESP出现拐点。(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