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行情是消息放大器,很多人晕了!
展开
刚过去周末是个消息大杂烩,所看到群内讨论成了辩论赛,而今天的市场表现,依然方向不明。
但纷乱的背后,恰恰是对人性的放大。而这往往就是市场机会爆发前的常见的现象,最后再让一批人犯错。这是未来几天里,非常重要的变化,我下面详细说。
一,利好利空,都挺劲爆
先说利空:
美国12月非农数据发布,新增就业25.6万人,远超预期。这意味着:1.美国经济好得不像话,再降息相当于烈火烹油。2.美联储降息预期走低,留给我们的“降准降息空间”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市场氛围普遍比较悲观。
A股去杠杆规模已超百亿,周五市场进一步跳水后,融资担保比例被动降至250以下。这意味着:接下来很可能会引发踩踏式抛售。
因此高盛继下调神华评级后,再发研报《融资盘散户快撑不住了》
再说利好
1.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3.证监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
4.财政部:今年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留有政策“后手”
5.摩根大通:中国股票大逆转,就在1月底!
具体的资讯来源我就不一一截图了,哪怕大家都看个标题,就知道这些就是明显的利好。
二,禀赋效应,各取所需
或许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利好利空交杂在一起,真的晕,看不清。但这种想法,其实是冷静下来的想法。真正重仓的、或者空仓的股民,多数并不是这么想的。原因就是,人都有禀赋效应,即在股票炒作中,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都是充满了认可和赞赏。如果市场中出现了有助于自己观点的,特别认可;但如果市场中出现了有悖于自己观点的,往往忽视。
所以,面对利空利好,并非不知所措,而是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那和买个股票闭眼拿着没有区别,结果最终还是碰运气。
而现在越是利好、利空众多,越是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或许发出利好、利空的人,根本不是为了针对普通股民,但正如《三体》中的话句话“我消灭你,与你何干?”而要克服它带来的影响,就要以客观的数据为依据,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依据。
三,机构动作更重要
现在这种情况下,看机构动作更为重要,毕竟专业机构有自己独立的投资体系,更尊重数据,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在大量股票阶段下跌时候,就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实际就是在积极参与,那时候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肯定都得注意。毕竟机构有不少,下跌中还愿意积极参与,一定是有原因的。
就像下面这两个股票,谁看都是在连续下跌,但背后有没有机构在积极参与?控盘看走势是看不出来的。
而这也不能怪散户,因为机构动作,与散户、游资的交易是混一起的,本来就不容易区分。
但随着大数据分析的应运而生,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记录和比对,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规律,比如像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就特别适合大数据分析。
同样上面两个股票,透过数据再观察,非常清楚,左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明显,说明机构活跃,是假跌;右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消失,说明机构放弃,是真跌。
现在的行情就是消息放大器,很多人都把消息当做自己持股或者卖股的理由,用来支撑自己的判断。但如果我们就跟着这些理由来做预判,那么多数时候都是错了,结果多半又得一买就涨,一卖就跌。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但纷乱的背后,恰恰是对人性的放大。而这往往就是市场机会爆发前的常见的现象,最后再让一批人犯错。这是未来几天里,非常重要的变化,我下面详细说。
一,利好利空,都挺劲爆
先说利空:
美国12月非农数据发布,新增就业25.6万人,远超预期。这意味着:1.美国经济好得不像话,再降息相当于烈火烹油。2.美联储降息预期走低,留给我们的“降准降息空间”不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会发现市场氛围普遍比较悲观。
A股去杠杆规模已超百亿,周五市场进一步跳水后,融资担保比例被动降至250以下。这意味着:接下来很可能会引发踩踏式抛售。
因此高盛继下调神华评级后,再发研报《融资盘散户快撑不住了》
再说利好
1.金融监管总局:引导保险、理财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全国商务工作会议: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3.证监会: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持续推动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
4.财政部:今年财政政策非常积极 留有政策“后手”
5.摩根大通:中国股票大逆转,就在1月底!
具体的资讯来源我就不一一截图了,哪怕大家都看个标题,就知道这些就是明显的利好。
二,禀赋效应,各取所需
或许看到这里,有朋友会说,利好利空交杂在一起,真的晕,看不清。但这种想法,其实是冷静下来的想法。真正重仓的、或者空仓的股民,多数并不是这么想的。原因就是,人都有禀赋效应,即在股票炒作中,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都是充满了认可和赞赏。如果市场中出现了有助于自己观点的,特别认可;但如果市场中出现了有悖于自己观点的,往往忽视。
所以,面对利空利好,并非不知所措,而是更加坚信自己的观点,那和买个股票闭眼拿着没有区别,结果最终还是碰运气。
而现在越是利好、利空众多,越是会强化这种心理状态。或许发出利好、利空的人,根本不是为了针对普通股民,但正如《三体》中的话句话“我消灭你,与你何干?”而要克服它带来的影响,就要以客观的数据为依据,而不是以自己的喜好为依据。
三,机构动作更重要
现在这种情况下,看机构动作更为重要,毕竟专业机构有自己独立的投资体系,更尊重数据,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在大量股票阶段下跌时候,就有不少机构投资者,实际就是在积极参与,那时候不管是利好还是利空,肯定都得注意。毕竟机构有不少,下跌中还愿意积极参与,一定是有原因的。
就像下面这两个股票,谁看都是在连续下跌,但背后有没有机构在积极参与?控盘看走势是看不出来的。
而这也不能怪散户,因为机构动作,与散户、游资的交易是混一起的,本来就不容易区分。
但随着大数据分析的应运而生,通过对原始交易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加以记录和比对,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中的特殊规律,比如像机构交易行为,因为其本身就具有连续性、规模性和重复性的特征,就特别适合大数据分析。
同样上面两个股票,透过数据再观察,非常清楚,左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明显,说明机构活跃,是假跌;右侧股票,下跌过程中下方橙色柱状消失,说明机构放弃,是真跌。
现在的行情就是消息放大器,很多人都把消息当做自己持股或者卖股的理由,用来支撑自己的判断。但如果我们就跟着这些理由来做预判,那么多数时候都是错了,结果多半又得一买就涨,一卖就跌。
PS: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如果机构资金长时间参与一只股票,那么它的态度其实很明确。
如果不看好的话,会持续参与一只股票的交易吗?显然是不会的!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
主题股票:
主题概念:
声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所发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倡导理性交流,远离非法证券活动,共建和谐交流环境!